FDA2023年度新藥盤點,這些藥物帶來了哪些機會?
2023年,美國FDA藥品評價與研究中心(CDER)共批準了55款新藥,包括38款新分子實體和17款生物制品;FDA生物制品評價和研究中心(CBER)共批準了16款新產(chǎn)品,包括5款基因療法、2款細胞療法、5款疫苗、1款微生物組療法以及3款血液制品,總批準數(shù)量相較前幾年有了可觀的回升。
在新分子實體藥物中,生物大分子藥物共23款(占42%),包括單抗藥物12款,小核酸藥物4款,酶替代療法3款,多肽類藥物2款,人生長激素類似物1款、G-CSF升白藥1款;小分子藥物則占了更大的比重,有32款,占約58%;而在生物制品類藥物中,有71%為抗體類(8款單抗、4款雙抗),其余為酶替代療法。值得注意的是,近幾年新藥的創(chuàng)新含量不斷提升,F(xiàn)DA的2個評審中心在2023年批準了27款“first-in-class”藥物;其中,細胞基因療法、小核酸藥物等新型療法也不斷有新藥成功闖關(guān)FDA。由于篇幅限制,本文挑選了部分重磅新藥進行介紹(全部新藥信息見文末附表)。
首款治療ALS的基因靶向療法:Qalsody
適應(yīng)癥:肌萎縮側(cè)索硬化
4月25日,渤健/Ionis聯(lián)合推出的反義寡核苷酸療法Qalsody(tofersen)獲FDA加速批準上市。這是首款針對ALS的基因靶向療法。

SOD1蛋白錯誤折疊/無功能SOD1聚集導(dǎo)致ALS
Qalsody是一種反義寡核苷酸藥物,通過與SOD1 mRNA結(jié)合引起SOD1 mRNA的降解,使其被核糖核酸酶降解,導(dǎo)致SOD1蛋白合成的減少,從而達到治療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1突變的肌萎縮側(cè)索硬化(SOD1-ALS)的目的。
首款A(yù)型血友病基因療法:Roctavian
適應(yīng)癥:A型血友病
6月29日,BioMarin的基因療法Roctavian獲FDA批準上市,是FDA批準的首款治療嚴重A型血友病基因療法。

體內(nèi)基因治療機制
Roctavian是一款使用AAV5病毒載體遞送表達凝血因子Ⅷ(FⅧ)轉(zhuǎn)基因的基因療法。其優(yōu)勢在于患者可能只需要接受一次治療,肝細胞就可以持續(xù)表達凝血因子Ⅷ,不再需要長期接受預(yù)防性凝血因子注射。
20年來首款FDA完全批準AD新藥:Lecanemab
適應(yīng)癥:阿爾茨海默癥
7月7日,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(FDA)宣布完全批準Lecanemab用于治療阿爾茨海默病。這是20年來FDA首次完全批準一款阿爾茨海默病新藥。

lecanemab治療導(dǎo)致腦淀粉樣蛋白減少
Lecanemab最初由衛(wèi)材和BioArctic聯(lián)合開發(fā),可選擇性結(jié)合以中和消除可溶性、有毒的Aβ聚合物,而這些聚集體被認為在AD中的神經(jīng)退行性過程起到重要作用。在3期臨床試驗中,lecanemab與安慰劑組相比,平均整體臨床癡呆評定量表總評分(CDR-SB,評分越高意味著患者臨床功能越低)的變化降低27%。
首款治療PPD的口服藥物:Zuranolone
適應(yīng)癥:產(chǎn)后抑郁癥
8月4日,F(xiàn)DA批準Sage Therapeutics和渤健公司聯(lián)合開發(fā)的Zuranolone上市,用于治療女性產(chǎn)后抑郁癥。這是首個獲批用以治療產(chǎn)后抑郁癥(PPD)成人患者的口服療法。

Zuranolone分子式
Zuranolone是一種神經(jīng)活性類固醇γ-氨基丁酸A型(GABAA)受體陽性別構(gòu)調(diào)節(jié)劑。GABA系統(tǒng)是大腦和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(CNS)的主要抑制性信號通路,對調(diào)節(jié)CNS功能有重要作用。Zurzuvae靶向的是負責(zé)情緒、喚醒、行為和認知等功能的大腦網(wǎng)絡(luò)。FDA的批準主要基于兩項隨機雙盲、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研究結(jié)果,與安慰劑組相比,zuranolone組患者的抑郁癥狀明顯改善,且在第42天(末次給藥后4周)仍維持治療效果。
首款雙靶點激動劑肥胖治療藥物:Zepbound
適應(yīng)癥:肥胖、超重
11月8日,F(xiàn)DA批準禮來的Zepbound(Tirzepatide)上市,成為同類上市產(chǎn)品中首個雙靶點激動劑(GIP/GLP-1)肥胖治療藥物。

Tirzepatide的作用機制
Zepbound是一款GLP/GLP-1受體雙重激動劑,可同時激活GLP-1受體和GLP受體介導(dǎo)的信號通路,模擬GLP與GLP-1釋放,通包括降低食欲、提高能量消耗、改善分泌胰島素的beta細胞功能等多種機制達到降低體重的效果,每周注射1次。與II型糖尿病治療藥物 Mounjaro 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。Zepbound 的有效性使其脫穎而出。在臨床研究中,它幫助人們在 72 周(16.5 個月)后平均減重 34 磅至 48 磅。大約三分之一使用高劑量的受試者體重減輕了25%。Zepbound帶來的減重效果還觸及了減輕與體重相關(guān)的醫(yī)療問題,這對于血壓和膽固醇等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意義。
首款針對PNH的首個口服單藥療法:Fabhalta
適應(yīng)癥:成人陣發(fā)性夜間血紅蛋白尿癥
12月5日,F(xiàn)DA批準諾華的Fabhalta(iptacopan)上市,用于成人陣發(fā)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(PNH)患者的治療。這是首個獲FDA批準的口服單藥治療成人PNH的藥物。Iptacopan是諾華公司的重點研發(fā)項目之一,除了PNH,它在治療IgA腎病的3期臨床試驗中也已達到主要終點,預(yù)計于2024年遞交加速批準的監(jiān)管申請。

IgAN臨床試驗評估的補體抑制劑概況及其作用部位
Fabhalta是一種first-in-class、靶向補體旁路途徑B因子的口服抑制劑,作用于免疫系統(tǒng)的補體旁路途徑中的近端通路,可全面控制血管內(nèi)外的紅細胞(RBC)破壞(血管內(nèi)和血管外溶血[IVH和EVH])。在臨床試驗中,大多數(shù)接受Fabhalta治療的患者提高了血紅蛋白水平(在沒有RBC輸注的情況下,血紅蛋白水平與基線相比提高≥2g/dL),并且?guī)缀跛薪邮蹻abhalta治療的患者未接受輸血。該產(chǎn)品作用于C5末端通路的上游,同時控制血管內(nèi)溶血和血管外溶血,彌補了抗C5抗體的不足,同時為患者提供了口服單藥的選擇。
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:Casgevy
適應(yīng)癥:鐮狀細胞病12月8日,Vertex與CRISPR聯(lián)合開發(fā)的CRISPR/Cas9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(Exa-cel)獲FDA批準上市,用于12歲及以上輸血依賴性地中海貧血患者或伴有復(fù)發(fā)性血管閉塞危象的鐮狀細胞病患者,這是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CRISPR基因編輯藥物。同日,F(xiàn)DA還批準了藍鳥生物的一款基因療法Lyfgenia(Lovo-cel)上市,同樣用于12歲及以上伴有復(fù)發(fā)性血管閉塞危象的鐮狀細胞病患者的治療。

轉(zhuǎn)錄因子BCL11A在介導(dǎo)γ-珠蛋白抑制中的作用
Casgevy是一款自體、體外CRISPR/Cas9基因編輯療法,通過在體外對患者的造血干細胞進行改造,使紅細胞可以產(chǎn)生高水平的胎兒血紅蛋白(HbF)。因此,Casgevy有可能緩解TDT患者的輸血需求,并減少SCD患者的疼痛和血管閉塞性危象(VOC)。

Lyfgenia基因治療過程
Lyfgenia是一款基于慢病毒的用于治療鐮狀細胞貧血病的自體干細胞療法,通過慢病毒載體將具備功能的人βA-T87Q-珠蛋白基因拷貝至取自患者體內(nèi)的造血干細胞中,再將這些干細胞回輸?shù)交颊唧w內(nèi),使其自主生成β-珠蛋白,從而消除或大幅降低繼續(xù)輸血需求。
FDA注冊藥物數(shù)量和創(chuàng)新性在2023年呈現(xiàn)回暖狀態(tài),這為醫(yī)藥領(lǐng)域的繼續(xù)發(fā)展注入了一劑強心針。無論是針對主流抗腫瘤藥物的研發(fā),還是受關(guān)注度提高的小眾罕見病領(lǐng)域的創(chuàng)新治療,各類新型療法,比如細胞治療、基因編輯等都不斷刷新著我們對治療方式的認知,為更多患者帶來了嶄新的希望。未來是一份機遇,也是一場挑戰(zhàn)。對于醫(yī)藥行業(yè)從業(yè)者而言,研發(fā)要求也在不斷提高。面對日益復(fù)雜且充滿挑戰(zhàn)的研發(fā)環(huán)境,積極引入切合實際的工具和先進技術(shù),已成為醫(yī)藥創(chuàng)新領(lǐng)域不斷前行的緊迫任務(wù)。例如利用適用的、先進的動物模型將大大提高臨床前研發(fā)效率,更為關(guān)鍵的是可提供可靠、準確的實驗數(shù)據(jù),為新藥研發(fā)奠定堅實基礎(chǔ)。
南模生物專業(yè)從事模式動物開發(fā)20余年,擁有當(dāng)前主流新藥研發(fā)靶點的現(xiàn)貨模型:
更多模型或定制需求,可咨詢南模生物官方公眾號或撥打400-728-0660熱線,我們有專業(yè)團隊為您竭誠服務(wù)。
附表1:2023年CDER批準新藥
附表2:2023年CBER批準新藥
Reference:
[1] Peggion C,et al. SOD1 in ALS: Taking Stock in Pathogenic Mechanisms and the Role of Glial and Muscle Cells. Antioxidants (Basel). 2022;11(4):614.
[2]Rodríguez-Merchán EC, et al. Gene Therapy in Hemophilia: Recent Advances. Int J Mol Sci. 2021;22(14):7647.?
[3]McDade E, et al. Lecanemab in patients with early Alzheimer's disease: detailed results on biomarker, cognitive, and clinical effects from the randomized and open-label extension of the phase 2 proof-of-concept study. Alzheimers Res Ther. 2022;14(1):191.
[4]Sinha R, et al.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irzepatide in Type 2 Diabetes and Obesity Management. J Obes Metab Syndr. 2023;32(1):25-45.
[5]Caravaca-Fontán F, et al. Targeting complement in IgA nephropathy. Clin Kidney J. 2023 Dec 4;16(Suppl 2):ii28-ii39.
[6]Frangoul H, et al. CRISPR-Cas9 Gene Editing for Sickle Cell Disease and β-Thalassemia. N Engl J Med. 2021 Jan 21;384(3):252-260.?
[7]Kanter J, et al. Lovo-cel gene therapy for sickle cell disease: Treatment process evolution and outcomes in the initial groups of the HGB-206 study. Am J Hematol. 2023;98(1):11-22.?
你也可能感興趣
Cre-ERT2在無Tamoxifen誘導(dǎo)的情況下,在細胞質(zhì)內(nèi)處于無活性狀態(tài);當(dāng)Tamoxifen誘導(dǎo)后,Tamoxifen的代謝產(chǎn)物4-OHT(雌激素類似物)與ERT結(jié)合,可使Cre-ERT2進核發(fā)揮Cre重組酶活性。
查看常見的基因工程小鼠可以分為兩種命名方式,包括基因定點修飾的小鼠命名,比如:敲除、敲入、點突變等等,和隨機轉(zhuǎn)基因的小鼠命名。
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