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28 | 大鼠模型構建講座


現(xiàn)在我們提到實驗動物,第一個想到的往往是小白鼠,它已經成了動物模型的代名詞。但本期的主角——大鼠——才是第一個被用于科學研究的哺乳動物。兩個世紀前,科學家就開始使用大鼠來研究食物和缺氧對生理活動的影響。


之前小鼠受更多科研工作者青睞,主要因為其胚胎干細胞很早就建立成功,進行基因編輯更加容易。而隨著Crispr/Cas9等新技術的出現(xiàn),對大鼠進行基因編輯不再是難題。大鼠體型較大,便于操作的優(yōu)勢也更加體現(xiàn)出來。其更適于進行手術,方便連續(xù)抽血,更易進行移植研究等。此外,相較于小鼠,大鼠在神經,代謝研究領域內更是具有獨特優(yōu)勢,大鼠與人類的疾病發(fā)生機制更相似,更有利于相關疾病的機制研究和藥物研發(fā)。


南模生物持續(xù)進行大鼠模型的研發(fā)和實驗服務,在該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,本期《南模講壇》特別邀請了科學與技術研究部經理王龍老師,為我們詳解大鼠常規(guī)實驗技術以及基因修飾技術在大鼠中的應用。


開課時間


2022年7月28日周四19:00


課程內容


“大即正義”大鼠實驗操作及模型構建技術分享

1. 大鼠的特點及優(yōu)勢

2. 大鼠的常規(guī)實驗技術

3. 基因修飾大鼠模型的制備方法

4. 基因修飾大鼠模型的應用


嘉賓介紹


image.png


王龍

南模生物-科學與技術研究部 ?經理


王龍,上海交通大學碩士,從事大小鼠疾病動物模型的制備及服務工作,具有20余年相關工作經驗,目前主要負責大鼠基因修飾動物模型的研發(fā)和CRO服務。


報名方式


image.png



你也可能感興趣

Tamoxifen誘導Cre-ERT2小鼠 使用指南

Cre-ERT2在無Tamoxifen誘導的情況下,在細胞質內處于無活性狀態(tài);當Tamoxifen誘導后,Tamoxifen的代謝產物4-OHT(雌激素類似物)與ERT結合,可使Cre-ERT2進核發(fā)揮Cre重組酶活性。

查看
【小鼠大學問】基因工程小鼠的命名規(guī)則

常見的基因工程小鼠可以分為兩種命名方式,包括基因定點修飾的小鼠命名,比如:敲除、敲入、點突變等等,和隨機轉基因的小鼠命名。

查看